臺灣的戰略發展政策和能源轉型目標對儲能系統和相關技術需求殷切,進一步推動鋰電池需求。工研院多年來致力於鋰電池負極材料技術研發,擁有重要成果與技術能量,並決定從快充鋰電池負極材料著手,進行產業化和技術提升。2023年,工研院與大立光合作成立「萬溢能源公司」,發展適用於快充巴士、儲能系統、混合動力車等市場的鈮酸鈦鋰電池負極材料產品。此產品具有快速充電、高安全性和長壽命的特點,為企業帶來新商機,提升臺灣在全球鋰電池產業的競爭力。
商機&市場評估 |
人才&技術導入 |
產業&資金媒合 |
隨著鋰電池需求的增加,預估 2030 年全球鋰電池市場產值將高達4,500 億美元。先進大廠、研究機構皆致力於開發創新的電池材料,使得鋰電池的未來極具成長潛力儘早投入此新興市場,與國內電池供應鏈廠商合作,抓住市場先機。 |
工研院將擁有豐富的奈米材料、鋰電池材料研發及生產製造、電池設計與製程驗證經驗之技術團隊進行產業移轉,協助技術發展,並持續提升材料效能。
儲能產業與電動巴士是萬溢能源初期供應之電池芯廠主要應用領域,未來除了建立鈮酸鈦材料試產線外,將持續與工研院進行新一代儲能材料研發
|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近5年投入10億元科研經費,支持快充電池、固態電池、綠色低碳製程等研發,建立臺灣競爭優勢。吸引大立光跨界投資4.5億元,搶佔全球電動車及儲能市場先機,加速能源轉型進程。與國內外電池材料廠合作聯盟,長期目標成為專業能源材料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