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成立於2011年,結合創新科技和公益活動,注入人文關懷,提供弱勢族群新工具、新觀點,助力改善生活、翻轉命運。
海洋垃圾因鹽分高不宜直接焚化,東華大學與工研院以高溫氣化技術將其轉化為生物碳,製成人工魚礁(負碳排魚礁),投入海洋後可封存碳並促進珊瑚與海草生長,實現海洋垃圾循環利用與永續環境。「木匠的家」關懷協會引入自動化消毒機器人,為公益二手店首例,減輕消毒負擔,提升效率,專注創意與服務,展現公益商店新趨勢。以AI智能打造「音樂同步互動訓練系統」,結合公益計畫推廣至花蓮長照據點,已惠及數百名弱勢長者,提升音樂治療品質與生活福祉。此創新模式結合健康、減少不平等與永續城鄉目標,助力高齡者與兒童的心理與認知改善。
工研院持續以特有的科技創新力量為社會貢獻心力,扮演公益平台角色,用公益科技媒合社會偏鄉角落族群所匱乏的資源和需求,共同解決急難救助問題、促進社會及環境保護。點亮一盞又一盞想而美的微光。凝聚成照耀地方的希望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