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福祉

發佈日期2025-06-27

面對全球產業快速變遷,工研院扮演著關鍵的「槓桿」與「橋梁」角色,為因應產業環境趨勢,提供多元的研發合作與顧問服務,包括新技術與新產品委託開發、小型試量產、製程優化、檢校量測、計量標準,以及技術移轉、智權加值服務等。結合國內外資源,以多樣化合作模式,協助企業突破技術瓶頸,提升競爭力。工研院同時設置開放式創新平台與育成機制,積極推動創新研發與新事業育成,加速技術落地與應用,並致力於打造兼具靈活性與韌性的產業生態系,以回應全球市場的不確定性與多變需求,推動臺灣產業邁向永續發展,實現科技驅動社會進步的未來願景。

工研院透過技術成果移轉與應用,成功將研發能量轉化為產業價值,推動國內企業升級轉型。依據「 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打造關鍵技術,助力臺灣實現淨零排放目標。同時,工研院採用共同研發模式,與國內外企業及研究機構緊密合作,促進產業創新;扶植新創團隊,推動技術商業化,擴大研發成果影響。透過企業顧問諮詢與人才培訓服務,工研院深化技術應用,強化產業韌性。這些成果不僅帶動產業升級與社會發展,更提升臺灣全球競爭力,成為驅動產業創新的重要力量。

c166

創新保護傘助力產業布局

本院「智權週」已走過30 年,持續致力於宣導智權觀念,提升全院智權文化素養,也協助臺灣產業提升智財競爭力。在全球科技新創浪潮下,2024 年加入新創元素開展「智權新創週」,主題為【新創智財,永續未】,邀集產官學研領域28 位重量級專家,分享智慧財產權運用與創新永續發展實務經驗,協助企業及新創隊提前布局智慧財產權,善用資源,抓住商機!活動總計吸引 2,125 人次參與,產業界學員涵蓋智慧感測、光電、汽車電子、生物科技、智權等多元領域近50 家機構。工研院透過「智權新創週」為臺灣永續創新生態系持續注入活水。

智權新創週

線上回饋

※ 標示「必填」欄位為必填項目,請確實填寫!

請詳細閱讀並勾選同意法律聲明。

我們記錄 cookie 資訊,以提供客製化內容,可優化您的使用體驗,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更多關於隱私保護資訊,請閱覽我們的隱私權保護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