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環境

發佈日期2024-07-15

永續環境

永續環境領域精選兩項亮點案例,更多精彩內容請參考官網

聚酯織物深層脫色技術

氣候行動 多元夥伴關係

聚酯纖維深層脫色技術推動纖維品再利用,達成紡織品循環經濟目標,減少 45% 碳排放量。該技術可使廢棄紡織品脫色後再生新纖維,提升紡織品回收再利用率,更是榮獲素有「創新界奧斯卡獎」美譽的愛迪生獎(Edison Awards)銀牌。未來將持續推廣綠色紡織技術,實現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目標。

環境(E)

社會(S) 治理(G)
較石化來源聚酯減少 45% 碳排放 解決紡織品廢棄務問題,化廢為寶,實現資源永續循環應用 建構紡織品循環再生體系,並入選 2023 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
解決方案 透過聚酯織物深層脫色技術,可自聚酯織物脫除染料後,獲得高品質無色回收聚酯原料,再製為回收聚酯纖維,實現纖維到纖維(fiber to fiber)循環,建構紡織品創新封閉零廢再生體系,降低紡織品生產所造成資源消耗與碳排放。
科技應用

◆ 針對聚酯織物染色之分散性染料,進行染料深層脫除,可回收高品質無色聚酯原料,解決織物因染料殘留,造成回收產物外觀深色化與性能劣化之缺點,提升紡織品廢棄物回收價值
 

◆ 使用環保水性脫色促進劑進型織物脫色,具備高脫色率與低物性損失特點,有利於回收聚酯高值化應用
 

成果展示

◆ 本院與國內指標紡織業者(新光合纖、台南紡織)進行先期技術合作,建立紡織品回收再製紡織品循環生產體系之對應再生技術,利於後續實現紡織品零廢循環再生

◆ 以紡織品作為回收料源再製紡織品已是未來趨勢,本技術將引領國內業者跟隨此一趨勢,同步解決紡織品回收料源不足與廢棄物問題,完整實現紡織品低碳零廢永續循環生產

聚酯織物深層脫色技術

 

 

 

IPM綜合管理服務平台技術

消除飢餓 責任消費及生產 氣候行動

IPM綜合管理服務平台技術通過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來應對氣候變遷,增加農產品安全性和消費者信心。該平台整合自動化病蟲害預測系統,提升作物健康管理,並已在花蓮和嘉義等地取得顯著成效,化肥需求減少30%。未來計劃擴大應用範圍,推動農業數位轉型,提升整體農業效益和可持續性。

環境(E)

社會(S) 治理(G)
減少至少 30% 化肥化學農藥使用 增加消費者對於農產品安全的信心 減少 30% 以上的勞動成本
解決方案 為了有效應對田間病蟲害的挑戰,提供一套全面完整的 IPM 解決方案。這套方案包括有機酸微生物製劑,具有抑制病原菌和殺滅蟲卵的功能,同時進行機能性生物炭進行土壤改良。透過特有的液化澱粉芽孢桿菌 13-1-2,能夠強化作物的抗病能力。並結合無人機,搭配光譜儀和攝影機進行農田巡檢,由植物醫生評估作物的生長狀況。同時,透過病害預警系統,在病害爆發前提醒農民及早用藥防治。本平台技術所提供的生物製劑效果卓越,成本更低廉;無人機巡檢及病害預警系統的應用更能降低栽培管理上的勞動和用藥成本及化學肥料的使用,實現永續經營的目標。
科技應用

◆ IPM 平台技術控制戶外和設施的病蟲害

◆ 病害預警系統透過 Data AI 預測病害爆發,提前防治

◆ 液化澱粉芽孢桿菌提升作物免疫,適應鹽鹼土壤,並減少化肥需求

◆ 機能性生物炭超過 109CFU/g 載菌,助有益微生物在土壤中長期存在

成果展示

◆ 恆春洋蔥栽培,2022 年期作整體產值增加 30%,減少 30% 農藥施用

◆ 花蓮有機玉米和香椿,有效控制病蟲害,玉米和香椿收獲量分別增加 73% 和 18%

◆ 高雄美濃設施農地,種植白玉蘿蔔和花胡瓜,減少 30% 肥料用量,提高白玉蘿蔔產量 43% 和花胡瓜產值 58%

IPM

線上回饋

※ 標示「必填」欄位為必填項目,請確實填寫!

請詳細閱讀並勾選同意法律聲明。

我們記錄 cookie 資訊,以提供客製化內容,可優化您的使用體驗,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更多關於隱私保護資訊,請閱覽我們的隱私權保護政策。